《我向江泽民总书记介绍唐山骨质瓷》
作者 葛士林
(2014年2月17日)
(资料图片)
据说,即便如此,在双方签字的时候,中方代表候总的手还是在发抖,站在旁边的国家旅游总局卢绪章局长鼓励说:“签吧,不会有问题!”北京市旅游局张忠实局长也说:“老侯签吧,如果有问题要坐牢,我陪你一起去坐!”【改革开放,唐山骨质瓷装备了整个中国的涉外五星级酒店】国际饭店管理体系有个硬性标准,即凡是五星级国际旅游酒店,必须标配高档陶瓷餐具。而国际公认的高档日用陶瓷品牌只有一个,那就是Bone china,中国当时的翻译是“骨灰瓷”。骨灰瓷在十八世纪中叶发明于英国,长期为英国及欧洲皇家、贵族阶层专用。由于骨灰瓷是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因而也就逐渐成为国际重大活动及五星级酒店的专用产品。骨灰瓷的生产技术高端复杂,自诞生后二百多年间,除德、意、日等极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全世界其它国家均不懂生产,因此,世界各国也就只能选则英国或欧洲产品,价格非常昂贵。1963年,号称亚洲最大的唐山第一瓷厂建成投产,在天津外贸的帮助下,拿到了两件英国骨灰瓷样品,从此,该厂即悄悄地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研发中国的骨灰瓷。这项工作历经了文革和唐山大地震两次磨难,又先后两次经历了“下马”风波,最终经过两代人三次研发团队的努力,于1982年获得国家鉴定,成功生产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骨灰瓷,并具备了年产180万件的生产能力。但是,在封闭的中国,面对低下的消费需求,骨灰瓷越是高档,越是无人问津,很长时间都是“天生丽质难自弃,深闺藏娇无人知”。改革伊始,在北京前门西侧路南,与进入中国的第一家美国快餐店“肯特基”相邻,香港商人在北京开办了北京第一家粤菜馆“东方明珠”,成为北京最早的对外窗口。北京东方明珠总经理童自华发现唐山有骨灰瓷时,高兴的差点晕过去。唐山的骨灰瓷不仅与英国皇家骨灰瓷相媲美,运费可以忽略不计,价格更便宜得超乎想象!如果没有唐山的骨灰瓷,他就得远涉重洋到英国去采购,那一笔花销,几乎等于再建一座新店!童自华把骨灰瓷运到北京,当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精美绝伦的骨质瓷餐具摆放到东方明珠粤菜馆的餐桌上时,着实让那些前来用餐的各路外国投资者大吃一惊!中国怎么会有英国的皇家瓷?真是天方夜谭啊!他们激动地打着响指,拥抱了童自华!
(资料图片长富宫)
【唐山骨灰瓷北京参展大获成功】1990年2月,国家出于推动高档旅游饭店设备用品国产化的目的,决定在20日至25日,以京、津、沪三市旅游事业局名义,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北京首届旅游饭店国产设备用品展评会”。全国的涉外旅游酒店业较早得到通知,他们既是参观者也是评判者,他们得到消息后,即纷纷向展会和我们强烈建议,唐山红玫瑰骨灰瓷一定要前来参展。2月20日上午,展会开幕,国家旅游局长刘毅、北京常务副市长张白发等领导参加开幕式并参展。《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的报道说:这次展评会,旨在为产需双方搭桥,促进旅游饭店用品设备国产化。《北京日报》的记者报道:建国以来首次由需求方组织生产企业参加的“北京首届旅游饭店国产设备用品展评会”,来自京、津、沪、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全国20个省市的近300个工商企业的八大类三千个品种的产品,将通过展评会这个窗口,呈献给全国的旅游饭店和广大群众。报道还说,这次展评会充分展示了几年来我国民族工业在为涉外旅游饭店配套服务、替代进口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已达到和超出了国外同类产品经济技术水平。这次展评会的实际情况也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制造”已经今非昔比。《北京日报》记者在26日《国产化可喜的一步》中报道说:惊讶!在北京首届旅游饭店国产设备用品展评会上,面对一件件你一眼实在难以判定它们是我们这块黄土地的“产儿”,还是远涉重洋的泊来品的国产旅游产品,连一座座涉外高级宾馆的“老总”们也吃惊不已。进入北京展览馆大厅,眼前的每一件展品都是那么令人振奋。报道说,许多展品当即被订货者拉走。这次展评会本是一次很专业的展会,但是由于反响巨大,竟然有大量市民涌入,参观者在5天内达6万人次,现场成交1000万元,意向成交突破亿元。也许正是这个展评会出乎意料的火爆,就在展评会的第二天即1990年2月22日晚上八点,中央领导决定组织一次集体参观专场。22日下午将近闭馆的时候,展会组织者突然召开参展单位临时会议,告知晚间要有一个领导专场,每家只许留下一个代表,其余人员全部清场。我要求销售副厂长聂德华留下,但是他说,既然中央领导来参观,还是厂长留下好。大家都这样坚持,于是我就留了下来。其实,大家也并不知道是什么领导过来。1990年2月22日晚上约7时许,展会大门开启,意想不到的,是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央主要领导,各部委领导,在北京市领导的陪同下前来参观。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能有机会面对面地向江泽民总书记介绍和汇报唐山骨灰瓷的生产销售情况。当时,我们的展位被安排在大厅门口右侧第一家,展位面积也很大。就在领导人迟疑得片刻,我走上前去,对江泽民总书记说:总书记,看看唐山的陶瓷吧!后来,《人民日报》记者徐建中在《总书记看展览》的报道中说:“2月22日晚7点55分,江泽民总书记在签到处用毛笔签名后,在李锡铭和陈希同的同志的陪同下,详细地观看了河北唐山的陶瓷产品”。这里所说的“唐山的陶瓷产品”,就是我们。因为唐山能参会的只要我们一家。我清楚记得,总书记突然问:为什么叫骨灰瓷?我马上解释说,这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成分是动物的骨炭。在英国,只有2岁以下天然牧场的小牛骨才能做原料,所以它晶莹剔透,半透明。接着,我就骨灰瓷的研发、特点、生产工艺和难度一一向总书记作了介绍。为了说明骨质瓷与普通瓷的区别,我向总书记打了一个比喻,我说,中国的瓷器非常好,但它如同京剧,仅仅属于中国,而骨灰瓷却是芭蕾舞或交响乐,为国际公认的高档瓷种。我看他听得蛮有兴趣,不住点头,心绪也就不再紧张,想不到时间就长了。当有人提示需要离开时,总书记说了一声好。我在送他离开时说:请总书记方便时,去我们工厂看看,江泽民点点头,和我告别。第二天就看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以通稿报道称:“看过展览后,江总书记高兴地说,旅游用品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真正把旅游饭店国产化设备的质量搞上去。饭店所需设备能用国产品的要用国产品,尽可能为国家节省外汇。”“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这何尝不是总书记对唐山陶瓷的期望呢!【江泽民总书记选定唐山骨质瓷作为上海APEC会议首脑宴会专用瓷器】江泽民总书记参观了唐山的骨灰瓷,这个消息很快传到工厂,我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客户也纷纷表示祝贺。回到工厂后,我先在厂领导班子作了介绍,然后准备到陶瓷公司汇报。就在此时,就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厂办主任急匆匆地找到我,说公司领导来了电话,好像有些不高兴。我即匆忙赶到公司,一进门,领导的脸色很难看,问道:江泽民看展览,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事先就不跟公司打个招呼?另一个领导进来看到我,笑着说:“你小子玩的越来越大了!”很明显,这是在怀疑我水大漫桥或有“非分”之想,我顿时感到冷水浇头,不知如何解释才好,一件好事就跟犯了错误一样。幸好,还是新闻报道救了我。当各家报纸的报道出来后,我即立刻带着多份报纸再去公司,请领导们看,所有的报道文字中,没有一句话、一个字提到“第一瓷厂”,更没有一个字提“葛士林”的名字。所有报纸提到的,都是表扬唐山的陶瓷发展良好。这时候,公司领导也转变了态度,即让有关部门转发内部简报。我终于长出一口气,心情得到释怀。其实,谁都应当明白,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唐山骨质瓷,并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我也始终认为,这与个人的“荣耀”毫无关系,我只是一个“商人”,拿回与总书记的合影,也只是想为工厂做宣传。事情过去多年,每当我回忆起来,还是既有感慨,更有感伤。2001年,中国在上海承办2001年APEC会议,有20 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参加会议。在这次会议的筹备中,全国有多个陶瓷产区报送了餐具样品,惟唐山骨质瓷被选为首脑宴会专用瓷器。据有关介绍说,这套瓷器是“经国家领导人亲自选定”的。